劳动法视角下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计算指南
在中国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文件。其中,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规定尤为重要。如果用人单位未能按时与劳动者签订合同,将面临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风险。本文将从劳动法的视角出发,探讨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计算指南,并辅以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说明。
一、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基本概念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意味着,如果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的一个月内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从第二个月开始至补订合同前一日,用人单位需按照正常工资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发放工资。这里的“二倍工资”是因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而产生的惩罚性赔偿,旨在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
二、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计算方法 1. 起算时间点: - 标准做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一条,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点是从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 - 例外情况:如果在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一年内的某个日期之前,由于劳动者的原因导致无法签订合同的,则这个期间不支持双倍工资的请求。例如,如果劳动者拒绝提供必要的个人信息或者故意拖延签约流程等。
- 截止时间点:
- 标准做法:截止时间点通常是双方实际签署书面劳动合同之日的前一天。
-
特殊情况:如果用人单位在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或之后才与劳动者签署劳动合同,则视为已经与劳动者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不再适用双倍工资的规定。
-
计算基数:
- 基本原则: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应包括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以及加班费、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 注意事项:计算基数不应包括以下项目:① 社会保险福利;② 住房公积金;③ 个人所得税;④
-
休息休假期间的工资;⑤ 年终奖;⑥ 其他非按月支付的费用。
-
支付期限限制:
- 法律规定:最多支付十一个月双倍工资,即自用工之日起的第二月至第十二月这十一年的期间内。
-
解释:这是为了避免无限追溯期,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即使是在第十三个月及以后,只要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不再是支付双倍工资的形式。
-
诉讼时效:
- 一般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双倍工资的特殊处理:实践中,对于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通常是从最后一份应发而未发的双倍工资所属月份之日开始计算。也就是说,即便是在第一年之内,如果某个月的工资一直未得到补偿,那么该月份的诉讼请求将在一年内失去时效。
三、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甲公司与乙于2019年6月1日建立了劳动关系,但在2019年7月1日前未与乙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乙在职期间,甲公司也未向其支付任何形式的双倍工资。2020年8月1日,乙离职并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甲公司支付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的双倍工资差额。
分析:根据上述法律规定,乙有权要求甲公司在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支付共计12个月的双倍工资。但由于乙在2020年8月1日才提起仲裁,因此,只有从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这一年的时间内提出的诉求才会受到仲裁时效的保护。最终,甲公司可能只需支付2020年7月31日前的双倍工资差额,因为之前的诉求已过诉讼时效。
案例2:丙公司与丁于2019年12月1日建立劳动关系,但直到2020年12月31日,双方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在此期间,丙公司一直按正常工资标准给丁发放工资,并未支付双倍工资。2021年1月1日,丁主动离职并要求丙公司支付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双倍工资。
分析: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在本案中,丙公司应支付给丁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共十二个月的双倍工资。然而,由于丁在2021年1月1日才主张权益,且连续支付双倍工资的时间最长不超过十一个月,所以丙公司只需要支付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之间的双倍工资。
四、结论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制度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促进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规的一项措施。用人单位应该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而劳动者也应该了解自己的权益,在遭遇此类侵权行为时,及时寻求法律援助,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利益。